C.20
D.30
19、《企业所得税法》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,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,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,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,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( B )加计扣除;形成无形资产的,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( )摊销。
A.30% 150%
B.50% 150%
C.50% 200%
D. 100% 200%
20、双倍余额递减法中年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( A )。
A.年折旧率=2÷预计使用寿命(年)×100%
B.年折旧率=1÷预计使用寿命(年)×100%
C.年折旧率=尚可使用年限÷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×100%
D.年折旧率=已使用年限÷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×100%
21、( A )企业实行核定征收。
A. 依照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
B. 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
C. 财务核算健全、依法进行纳税申报的
D. 专门从事股权(股票)投资业务的
22、2013年某居民企业取得营业收入4000万元,发生营业成本2450万元,发生销售费用750万元(其中广告费620万元),管理费500万元(其中新产品技术开发费用80万元),财务费用50万元,营业税金及附加50万元。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( A )。
A.180万元
B.220万元
C.200万元
D. 160万元
23、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( D )内,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,并汇算清缴,结清应缴应退税款。
A.两个月
B.三个月
C.四个月
D.五个月
24、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,按照公允价格销售、转让、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应以( A )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。
A. 清单申报
B. 专项申报
C. 实际申报
D. 法定申报
25、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,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,应以( A )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。
A. 清单申报
B. 专项申报
C. 实际申报
D. 法定申报
26、企业实际资产损失,应当在其( D )的年度申报扣除。
A. 实际发生
B.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
C. 实际发生或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
D. 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
27、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,属于实际资产损失的,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,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( B )。
A、3年
B、5年
C、7年
D、10年
28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( D )。
A.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
B.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
C.化妆品、医药和饮料三类制造(不含酒类制造)企业,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%的部分准予扣除
D.企业在筹建期间,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可以税前扣除
29、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,企业的下列各项支出,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,准予从收入总额中直接扣除的是( B )。
A.公益性捐赠支出
B.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
C.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
D.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、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
30、某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,2011年度亏损20万元,2012年度盈利35万元。该企业2012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( C )万元。
A.1.5
B.2.25
C.3
D.3.75
31、下列各项中,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规定扣除的是( B )。
A.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
B.企业之间支付的利息费用
C.企业之间支付的股息红利
D.企业内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
32、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,下列纳税人中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( C )。
A.个人独资企业
B.合伙企业
C.中外合资企业
D.个体工商户
33、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,以下适用25%税率的是( B )。
A.高新技术的生产企业
B.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、场所且所得与机构、场所有关的非居民企业
C.在中国境内未设立、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
D.在中国境内虽设立、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境内机构、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
34、企业缴纳的下列保险金不可以在税前直接扣除的是( D )。
A.企业依照规定标准为为投资者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
B.企业依照规定标准为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
C.企业依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、基本医疗保险费、失业保险费、工伤保险费、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
D.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分红性保险费
35、按现行规定,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的借款利息支出的是( A )。
A.特别纳税调整中,纳税人因补缴税款,税务机关按规定加收的利息
B.建造固定资产交付使用以后发生的借款利息
C.企业流动资金借款按不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 |